
干包式电缆终端头的常见故障主要包括击穿、电晕放电、连接不稳定等,这些故障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绝缘受潮、引出线接触不良、电缆头分支处距离过小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一、终端头击穿
1. 故障原因:
- 铅封不严密,导致水分和潮气侵入盒内,引起绝缘子受潮被击穿。
- 终端头存在砂眼或细小裂纹,使水分和潮气得以侵入,导致绝缘受潮被击穿。
- 引出线接触不良,造成过热,进而破坏绝缘层被击穿。
- 电缆头分支处距离小且所包绝缘物不清洁,在长期电场作用下逐渐破坏绝缘,导致电缆头爆炸。
- 电缆头引出不当,如电缆芯直接引出盒外,使外界潮气沿电缆芯进入电缆头,造成绝缘被击穿。
2. 处理方法:
- 加强铅封的严密性,防止水分和潮气侵入。
- 对存在砂眼或细小裂纹的终端头进行更换或修补。
- 检查并改善引出线的接触情况,连接良好。
- 增大电缆头分支处的距离,并保持绝缘物的清洁。
- 规范电缆头的引出方式,避免电缆芯直接暴露在外。
二、终端头电晕放电
1. 故障原因:
- 三芯分支处距离小,在电场作用下空气发生游离而引起电晕放电。
- 电缆头距电缆沟太近,且电缆沟潮湿或有积水,导致电缆头周围温度升高而引起电晕放电。
- 芯线与芯线之间的绝缘介质变化,使电场分布不均匀,导致某些尖端或棱角处电场集中并产生电晕放电。
2. 处理方法:
- 增大三芯分支处的距离,减少电场作用下的空气游离现象。
- 排除电缆沟内的积水,加强通风,保持干燥环境。
- 对芯线绝缘表面进行处理,如包覆金属带并相互连接以形成屏蔽,从而改善电场分布并消除电晕。
此外,对于连接不稳定等故障,应定期检查并更换老化的终端头或受损的部件,连接牢固可靠。同时,在电缆线路维护和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外力损坏终端头的接口处,以防止内部结构破坏影响传输效果。
综上所述,处理干包式电缆终端头的常见故障需要综合考虑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预防。通过加强维护和管理,可以延长电缆终端头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供电的可靠性。